解决超 70% 亚健康人群需求!中承弘医以“四联疗法”破解现代健康困局

科技 医疗
新闻动态 浏览量:22 发布时间:2025-08-12

健康中国战略按下“加速键”,一组数据也正敲响公共卫生警钟:我国亚健康人群占比超70%(《2023 年中国亚健康状况深度洞察报告》),慢性病死亡率已达居民总死亡数88.5%(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从儿童免疫失衡过敏反复困扰,“996”群体代谢紊乱,到银发族三高管理困境,当现代健康危机—工业化生活方式与人体生理节律深度冲突,以“全龄化”态势渗透社会肌理时,中承弘医凭借创新融合推出的核心产品—“四联疗法”破局,精准响应亚健康人群、慢性病老人及受现代生活方式困扰的青中年的健康诉求。

图:中承弘医旗下青岛中承中医院

正是洞察到这一问题,中承中医秉承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传承计划落地载体及青岛市政府重点引进工程的双重使命,依托旗下青岛中承中医院、氧元堂等众多实体,融传统中医智慧、现代科技研发与生活方式医学于一体,打造覆盖基础保健、亚健康调理到高端定制及全维度生活方式干预的产品体系。核心产品“四联疗法”,依托中科院认证负氧离子技术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经典方剂,创新结合“科技补氧体系”(负氧水浴、负氧离子胶囊)以及“中医调治方案”(塌渍灸、膏方),针对“慢性缺氧致病”机制,构建现代化健康管理范式。

01

双通路补:突破性解决慢性缺氧致病难题

近些年慢性缺氧致病,逐渐引起科研与医学界的重视。当城市大气含氧量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35% 降至 21%,人群密集区仅 14%,室内负氧离子浓度不足健康标准的 5%;同时人体摄氧能力每十年下降 10%,70 岁时仅为 30 岁的一半 —— 这种长期慢性缺氧在加速细胞衰老,降低摄氧运氧能力,形成 “缺氧 - 衰老 - 更缺氧” 的恶性循环,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高发的重要诱因时,市面上的补氧方式仍依赖呼吸机、高压氧仓等传统手段,存在依赖肺部呼吸吸收、场景受限等弊端。所以,想要突破性解决慢性缺氧,核心是突破传统氧疗局限。

中承弘医“四联疗法” 则通过负氧水浴与负氧离子胶囊,创新构建起 “透皮 + 胃肠道” 双通路补氧体系:负氧水浴通过皮肤这一最大器官直接吸收高浓度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胶囊则借助肠道黏膜高效吸收,精准突破传统器官吸收的氧疗瓶颈。

硅谷奇才的跨界传奇:负氧水机因对爱人“健康救赎”而问世

1. 负氧水机:突破技术天花板的氧疗黑科技

负氧水浴是以富含负氧离子的水为介质的沐浴疗法,其核心技术设备负氧水机已获得中美欧多项开创性专利

图:负氧水机发明者余孟春博士 

图:中承弘医负氧水机及其专利

图:负氧水机欧盟权威测试、认证

该设备由国际知名计算机专家余孟春博士发明,他曾任职于美国休斯半导体设备公司(专注50-70 纳米集成电路 CPL 系统的全球顶尖设计团队)、美国萨博特雷尼亚研究公司及 Applied Research Associates 等机构,因科研贡献突出,2003 年美国 NASA 将新发现的恒星以其名字命名。

在余孟春博士多个科研领域屡创奇迹的同时,他的爱人却因罹患红斑狼疮,痛苦不堪。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红狼斑疮的病因并不明确,目前也并无治愈的良方。虽无医学基础,但基于“缺氧是细胞故障乃至万病之源”的理念,余博士想到了新的思路,于是他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研制出了负氧水机。

负氧水机利用纯天然水和空气,对空气中的氧提纯后,将提纯氧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同时改变水分子极性,使负氧离子能更好地与水结合,水中负氧离子含量可达惊人的3 百万万亿个 / 升,浓度远超常规技术千万倍以上。人们在富含高浓度负氧离子的水中泡浴时,可通过皮肤这一人体最大的器官有效吸收负氧离子,补充人体细胞氧含量,直接改善皮肤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力。

2. 负氧离子胶囊:内调给氧的细胞级补氧革命

在负氧水机展现出切实效果后,余博士从“便携” 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 “补氧” 途径,研发出革新性产品 “氧豆”—— 负氧离子胶囊,该产品已获得中国研发专利,并通过中科院、美国 FDA 等权威测试认证。

图:负氧离子胶囊(氧豆)中国研发专利

图:负氧离子胶囊(氧豆)中科院权威测试、认证

图:负氧离子胶囊(氧豆)美国权威测试、认证

负氧离子胶囊每克含18 万亿亿个负氧离子,采用 “微囊包埋技术”,将高活性负氧离子封装于纯天然可可脂载体中(熔点 34-38℃),使其进入肠道后能在体温环境下精准释放。这种设计巧妙突破了传统口服补氧的吸收瓶颈:一方面,可可脂载体保护负氧离子免受胃酸破坏;另一方面,肠道黏膜丰富的绒毛结构为负氧离子吸收提供超大表面积,吸收率较肺部呼吸提升 30% 以上。

图:中承弘医负氧离子胶囊(氧豆)产品

这一点,相较于市面上依赖呼吸机、高压氧仓的传统补氧方式,负氧水浴与负氧离子胶囊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不仅首创“透皮 + 胃肠道” 双通路补氧路径,更将负氧离子含量提升至常规技术的千万倍以上,由此完成从 “器官层面被动补氧” 到 “细胞层面主动供氧” 的技术跃升。

据《2025 年中国家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数据,2024 年中国需长期氧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达 2800 万人,其中 20%(约 560 万人)选择家庭护理模式,形成明确的家用氧疗需求场景。此外,人体 90% 能量来自细胞线粒体,氧气是能量转化的关键,细胞缺氧会导致代谢紊乱、机能衰退,使无数现代人受困于亚健康、慢性病。

负氧水浴与负氧离子胶囊,通过双通路补氧机制,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氧疗需求,增强细胞活性,提高细胞自愈能力。对于现代生活中因高压工作、频繁熬夜出现的疲劳、头晕、注意力分散等缺氧信号,可辅助身体更好应对,帮助使用者以更充沛精力投入工作;针对有健康管理需求的个体,能为心脑血管健康维护、痛风及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调理、皮肤病改善、自身免疫及感染性疾病调节,以及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日常健康维护提供支持,改善身体整体状态;对于老年群体,可协同身体机能日常调节,助力延缓机能衰退,帮助老年人维持良好状态,享受健康活力生活。

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学术支撑与中承弘医的产业化路径,这项技术正逐步向大众推广,成为解决慢性缺氧致病问题的全新解决方案。

02

中医调治:让传统中医智慧适配现代体制

中承弘医“四联疗法” 的独特之处,在于既以科技革新突破补氧技术瓶颈,又深扎千年中医文化根系 —— 我们集结行业翘楚的临床智慧,将医术精要、中药炮制古法与现代健康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完成了一场传统中医的 “现代化升级”。 “四联疗法” 中承载这一升级内核的另两联,正源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李跃华教授近 40 年的学术积淀与临床实践精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方剂革新:四十年临床经验的现代转化

图:中国中医科学院李跃华教授

中承弘医“四联疗法”中塌渍灸与膏方研发主导者李跃华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医专家,深耕老年医学领域近40年。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她以国家级新药研发标准重构塌渍灸与膏方配方—— 让塌渍灸从经验化操作升级为标准化干预,让膏方从泛化滋补转变为精准调治,最终形成一套直击现代人体质痛点的中医解决方案。

1. 塌渍灸:传统外治技法的标准化创新

传统中医外治常面临千人一方、效果难控的困境,而李跃华教授研发的塌渍灸,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限。它给药理念虽源自《黄帝内经》渍形以为汗的理念,却通过症候分型+ 成分量化实现了标准化升级。

图:患者接受塌渍灸治疗

针对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骨关节炎)等症状人群,推出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消肿、温阳散寒灸粉;针对肺虚易外感体质(反复感冒发烧)、儿童抵抗力低下、过敏体质(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肺系疾病(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气短乏力等,推出益肺养阴粉;针对妇科、胃病等症状推出温经散寒粉等。

“一症一方” 的精准化设计应对现代病的细分需求通过温热药导,提升药物活性成分透过毛孔的渗透效率,以“药理渗透” 实现针对性调理。

2. 膏方:千年滋补智慧的科学焕新

提起膏方,人们往往想到秋冬进补、甜腻厚重,而四联疗法的膏方早已完成现代轻量化改造。李跃华教授依据"辨证施治"实现传统膏方精准细补

图:中承弘医膏方产品

女性气血两虚、男性肾元不足、儿童肺脾虚弱、成人肺气虚损等,推出养颜、肾元、儿童固表、固表益肺等系列膏方,通过药材配伍与炮制工艺,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的整体调理,深谙现代人体质特点与生活节奏。针对都市人群熬夜多、压力大导致的气血暗耗,养颜膏方在传统基础上巩固 “养血调经”,做到轻滋补不滋腻;肾元膏方以 “补中益气” 为基底,解决现代男性因久坐、过劳导致的肾元亏虚。

 图:李跃华教授在青岛中承中医院坐诊

我们将千年膏方智慧转化为可融入现代生活节奏的“轻养生” 方案:既恪守《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的养生精髓,又通过标准化生产让每一份膏方的有效成分、调理方向都稳定可控。让传统中医 “治未病” 的理念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利于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

余孟春博士的负氧离子技术与李跃华教授的方剂革新,共同构成中承弘医“四联疗法” 的核心。当负氧水浴通过皮肤、负氧离子胶囊通过肠道完成细胞级补氧,塌渍灸以温热药导疏通经络、激活气血循环,膏方则从内里调和脏腑、稳固机能再融合生活方式医学的日常干预,让每个人都能便捷、高效地实现身心平衡与健康。

03

生活方式医学协同“四联疗法”:破解现代健康困境

2025 年中国生活方式医学产业白皮书》指出,80% 的慢性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预防或逆转;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个人健康60% 取决于生活方式,仅 8% 依赖医疗手段。这意味着,破解现代健康困境,既要靠技术突破病理核心,更要让健康逻辑融入日常。

图:中承弘医养生系列产品—消暑茶

生活方式医学区别于传统医学的被动治疗,它以饮食、运动、压力管理、睡眠等日常行为为干预手段,实现慢性病的主动预防与改善。我们推出的膳食指导、中医运动方案、冥想课程、情志调节音频等产品,正是这一理念的落地实践—— 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 “四联疗法” 形成精密协同:用负氧离子技术打破慢性缺氧的病理链条,用中医调治修复身体机能失衡,再以生活方式干预巩固健康成果,最终构建 “病理治疗 — 体质调理 — 生活巩固” 的全周期闭环。

这种协同,在于让健康管理从“阶段性治疗” 变成 “日常化实践”。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都能在 “四联疗法 + 生活方式干预” 的体系中找到精准适配的方案。“中医智慧 + 现代科技” 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每个人可触及、可坚持的生活方式。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融合,让“四联疗法” 与生活方式干预更精准地覆盖全龄段需求:从儿童的免疫筑基,到青年的亚健康突围,再到老年人的机能维护,都能在这里找到定制化方案。我们坚信,当技术突破、中医智慧与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合力,“让中医智慧成为全人类可践行的生活方式” 的愿景,终将照进现实。


扫码联系
电话联系